化妆品产业新资源一网打尽 点击下载
 趋势
7月北京见丨化妆品店生意下滑就怪消费者?不,怪你
石钰
2018-07-04
2360人看过

借势大趋势,化妆品店能实现同频共振。

和君集团合伙人、和君零售研究中心主任丁昀

和君集团合伙人、和君零售研究中心主任丁昀

当外界唱衰“化妆品店”的声音层出不穷的时候,事实却恰恰相反。

社零数据显示,从2011年到2016年,化妆品百货和KA渠道是显著下降的2个渠道。其中,百货份额由26.1%下降至18.7%、KA渠道由34.1%下降至26.9%;而电商和专卖店渠道显著上升,电商渠道占比由5.2%提升至20.6%,专卖店渠道由15.8%提升至18.2%。

这一组数据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如果唯二增长的电商渠道和专卖店渠道结合在一起,将诞生无限可能。而这,也正是化妆品行业“新零售论”愈演愈烈的根本原因。

那么,在CS渠道份额提高、新零售论盛行的背景下,化妆品企业经营者如何才能将行业增长转变为自身的增长?

7月21日-7月23日举办的2018(第十一届)中国化妆品大会上,品观APP有幸邀请了和君集团合伙人、和君零售研究中心主任丁昀来到现场。

届时,他将以“新经济 新消费 新动力”为主题,和现场的化妆品企业经营者交流“化妆品实体零售企业如何在大环境增长下,实现自己的增长”。点击此处报名参会

丁昀,和君集团合伙人、和君商业零售研究中心主任、中国百货商业协会特聘专家、北大零售研究中心特约专家、和君商学院总裁班讲师,被许多零售企业和投资机构邀请担任顾问,有着丰富的零售实战经验。

而和君集团,作为亚洲本土最大的咨询公司,服务过无数知名企业,其中不乏世界500强客户;在化妆品行业,和君集团为化妆品连锁标杆屈臣氏、日化大佬隆力奇等企业提供过营销与品牌咨询服务。

在丁昀看来,日益升级的消费者从单纯的追求低价转变为追求专业的、有情感的力量去引导,这对化妆品零售平台产生了更广泛的需求,“如能借势而为,就会和新消费一同共享新增长周期。”

他建议,回归零售本质,打破旧有观念,以新消费者价值为导向,用系统化思维来运营零售平台实现变革。

其一,新消费者对时尚风格与生活方式升级的需要日益增加,多样风格的消费让很多低频次的目的性品类变成了高频次的随机性搭配购买品类;与此同时,消费者期待多元化的组合体验,化妆品零售企业可在这个方面突破。

其二,化妆品零售企业必须改变旧有零售粗暴扩张时期所拥有的所谓经验,坚持以消费者价值为导向,自上而下进行思维方式的持续自我迭代。

例如,消费者有成长,卖场有成长,品牌有成长,要基于实际情况分清短期赢利点和中长期的价值;再比如,业务要从品类区域到整个楼层和整栋楼做基于人流的组合;而管理要站在整个公司组织层面去思考单点的运营效率升级。

“化妆品零售企业在终端除了继续推进密集布点,做好渠道搭建外,还要逐步形成对上游的掌控力,以获得超值收益。”丁昀表示,“要从单一的‘重坪效’转向到‘人流+坪效’来思考问题,从人流+坪效去构筑更多的基于效率的盈利模式。”

事实上,在如何变革传统化妆品店方面,丁昀提出了一套系统化的方法论,这套方法论指出了化妆品店在“新经济”周期下,也就是至少5年的增长路径。

关于更多如何迎合新消费群体需求,以及化妆品企业在新经济周期下全面打造增长动力,丁昀希望能和行业人士一起交流分享。

在7月21日-7月23日,由品观APP主办的2018(第十一届)中国化妆品大会上,丁昀将登台主论坛,为到场嘉宾讲解他对零售行业的深度思考。

点击此处报名参会

【版权提示】未经授权许可,任何人不得转载、复制、重制或通过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内容。如需授权,请发送需求至meiti@pinguan.com。
相关新闻
直击北京会丨2018中国化妆品蓝玫奖正式揭晓
7月北京见丨奢侈品牌如何塑造 LV御用设计师有高招
北京大会丨古迈:天猫要做美妆品牌的“第一官网”
北京大会丨一家小店开到7万家/利润比肩阿里 靠啥?
北京大会|市值2000亿的企业留住用户 只做了1件事!
去首页
回顶部 发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