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国家发展改革委、生态环境部公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塑料污染治理的意见》,率先在部分地区、部分领域禁止、限制部分塑料制品的生产、销售和使用。近日,全球独立市场研究咨询公司英敏特发布了《2020亚太区包装趋势与机遇》报告,探讨了后疫情经济下,包材市场的现状与新趋势,以及疫情对于产品包装的影响。
英敏特指出,后疫情经济下产品独特性成为必需。包材要跳脱传统的颠覆性创新思维,跳脱货架和品类,满足消费者的多方面需求。同时寻找能够引发消费者共鸣的创意和创新,进而刺激重复消费。
谈到回收的重要性以及某些包装类型的可回收性,英敏特提出“领先回收” 和“重塑包装”两个趋势,这两个趋势均论述了向消费者宣传包装环保益处、特别是基本的回收知识的重要性。
英敏特还指出,“超级回收”也开始进入美容个护领域。这一变化体现了英敏特2019年“零浪费”的美容与个人护理趋势,该趋势指出锐意创新且诚实透明地展现科技宣称和企业道德的品牌将在未来获益。
除此之外,英敏特在2019年12月对35个市场的消费者进行了两项调研。一项调查结果显示,44%的中国消费者希望品牌可以帮助他们更轻松地回收包装,48%的中国消费者认为在制作食品和饮料包装时,品牌应使用更多回收材料;另一项调查结果显示,39%的中国消费者希望食品饮料品牌减少包装,51%的中国消费者希望食品饮料品牌减少塑料包装。
英敏特认为,品牌可以通过包装、店内和“互联式包装”信息三个渠道,帮助消费者正确辨别环保包装,告诉他们品牌在回收包装领域采取了哪些行动,以及消费者可以做些什么。
后疫情时代,环保减塑已然成为包材市场的下一个风口。英敏特认为,宣传为减少包装付出的努力或在减少包装方面取得实际进展,远比新闻鼓吹浮夸承诺要好。
(点击下载报告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