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妆品产业新资源一网打尽 点击下载
 趋势
吴亦凡凉了,它们火了
李静怡
2021-07-20
3377人看过

品牌公关危机能力的一场大考。

又一个“顶流”凉了!

在都美竹宣布与吴亦凡“决战”的24小时之内,“顶流”吴亦凡失去了十余个品牌代言人身份。

7月18日晚间,都美竹再度爆料吴亦凡丑闻。如果证据属实,这一事件已不再是单纯的明星“桃色新闻”,实则已构成犯罪,因此引发网友极大关注。

此前,微博粉丝超5000万的吴亦凡,曾是娱乐圈顶流男星之一,坐拥近20个商业代言,并位居2020年福布斯中国名人榜第八位。都美竹在7月18日晚的微博中爆料称,吴亦凡在过去十年赚到了二三十个亿。

而在此事发酵之后,韩束于昨晚7时许率先官宣:已向吴亦凡方发出《解约告知函》,终止一切品牌合作关系。

昨日,包括立白、滋源在内的美妆品牌也发布解约声明。

微信图片_20210720112316.jpg

国货美妆品牌集体解约

相较于国际大牌,国货美妆品牌率先解约的行动赢得了不少网友的认可。

韩束无疑是“最大赢家”。

就在韩束官宣解约当晚,#韩束与吴亦凡解约#话题冲上微博热搜榜一,截至目前,该话题阅读量超过9.9亿,讨论量超8.6万人次。

此外,网友们还自发涌入当晚的韩束品牌直播间内,观看人数从几十人激增至几百万人。

微信图片_20210720112319.jpg

公开数据显示,7月18日晚,韩束淘宝店铺直播间单场直播销售额超600万元,直播间涨粉21.68万。

韩束之后,立白、滋源等美妆品牌也陆续发布消息,正式宣布与吴亦凡终止合作。

截至目前,“立白终止与吴亦凡合作”话题阅读1.5亿,讨论1.5万。此外,“滋源终止与吴亦凡合作”话题阅读量也超过5100万。两大品牌均“赚”了一波好感。

如今,上述品牌的官方旗舰店及微博等平台,均已删除与吴亦凡有关的信息。

与此同时,有细心的网友发现,由吴亦凡代言的兰蔻、欧莱雅男士等国外品牌并未就此事做出回应。此举引发网友强烈不满,他们纷纷在品牌微博评论区留言,要求品牌做出“应有的回应”。

微信图片_20210720112324.jpg

对此,一位就职于某互联网大厂的公关人员表示:国内品牌和国际品牌反应速度,就是品牌拥有者对风险管控的及时有效性。没有及时预警,不在一个时区,爆发又在周末,的确挺难为国际品牌的。

同时,也有报道称,欧莱雅男士、宝格丽等国际品牌的相关任免工作,往往需要明星团队与品牌全球总部进行沟通,而这一跨国跨时区沟通需要一定的时间。这或许也是这些国际大牌无法及时做出反应的原因之一。

虽然兰蔻官方仍未就此事做出回应,但兰蔻店铺的自动回复表示,品牌与吴亦凡的合作早在今年6月底就已到期。

微信图片_20210720112327.png

成也流量明星,败也流量明星

实际上,由于明星翻车而对品牌造成影响的事件不在少数。

2020年4月,“罗志祥事件”之后,曾签下罗志祥为代言人的纽西之谜反应迅速,在大众将矛头指向品牌方之前,其CEO刘晓坤及时发声,称“罗志祥与纽西之谜的合作代言期正好已经到期”,与“劣迹艺人”划清关系。

今年1月,郑爽被曝代孕弃子,美妆品牌稚优泉、AUSSIE等也采取了一系列动作,先是删除宣布郑爽代言的微博,后又通告下架线上店铺中郑爽的代言页面、用品牌logo遮挡线下店铺中其照片等方式,向消费者表明立场。

不得不说,这些在代言人被爆出现原则性问题时能够快速做出正确反应的品牌,其危机公关能力值得夸赞。但也有一些品牌在面对这等问题时,处理不够合理。

在去年“双十一”期间,某国货品牌代言人身陷舆论风波,品牌方未第一时间作出回应,同时品牌客服还网友产生争论,一度使品牌成为众矢之的。尽管品牌后续发布了致歉声明,但很多网友还是表示“以后再也不会买该品牌的产品”。

“成也流量明星,败也流量明星”,或许是不少品牌的痛点之一。当明星人设稳定,发展势头良好时,品牌可以将数量庞大的粉丝转化为消费者。然而一旦明星出现问题,一些反应不够及时的品牌,也难免受到负面影响。

正是因为明星的不确定性太大,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如今,一些美妆品牌选择采用虚拟代言人。如虚拟歌手洛天依现身淘宝直播间带货;屈臣氏于2019年官宣其首位虚拟代言人“屈晨曦Wilson”;天猫也推出虚拟形象代言人“千喵”;欧莱雅也在第三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中正式宣布其品牌首个虚拟代言人“M姐”;花西子也于今年6月正式对外公布了品牌的虚拟形象——“花西子”。

微信图片_20210720112333.png

然而,目前来看,虚拟代言人并未普及,在美妆行业的接受度也饱受质疑。一方面,虚拟人物皮肤状态稳定,试用彩妆时往往能够呈现产品的最佳状态,但这与现实生活中的消费者情况并不相同;另一方面,虚拟人物制作成本不低。如“全球第一位虚拟超模”Shudu Gram,是英国摄影师花费10年事件才将其制作出来。

虚拟代言人遥不可及,流量明星又频频翻车,这无疑是对品牌公关危机能力的一场大考。

【版权提示】未经授权许可,任何人不得转载、复制、重制或通过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内容。如需授权,请发送需求至meiti@pinguan.com。
去首页
回顶部 发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