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妆品产业新资源一网打尽 点击下载
#中国化妆品大会# 
中国化妆品大会 | 项蕾红:功效护肤品应该如何定义?
品观APP
2021-09-17
4621人看过

特殊化妆品首要的就是安全性。

9月17日下午,由品观APP主办的2021(第十四届)中国化妆品大会·功效护肤论坛,在上海国家会展中心举行。

半年前,“功效性护肤品第一股”——薇诺娜母公司正式敲钟上市,将更多的功效性护肤品牌带入更多投资方的视野中。在2021年第一季度,就有6起与功效性护肤品相关的融资事件。

面对整个功效性护肤赛道的人气飙升,品牌们争先恐后地迈入市场。但相比其他市场,功效性护肤市场需要更多的严谨、科学以及专业,对于品牌们来说,了解市场要求、理解功效性护肤品的定义、明晰相关成分的研究成为首要的事情。

在本次的分论坛现场,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皮肤科主任医师项蕾红就在现场带来了以《功效性护肤品的定义》为主题的演讲。

项蕾红3_看图王.jpg

化妆品新规助力功效性护肤品牌

项蕾红指出,此前,品牌在进行注册时并没有功效性护肤品这一条。随着科学研究的深入,人们对护肤品要求不断提高。正因为如此,关于这一类目的科学研究也越来越多。

为此,国家在原1989年《化妆品卫生监督条例》的基础上进行修订,于2020年6月份发布了《化妆品监督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新条例),并在今年1月1号正式实施。国家这一动作虽然引起了一些企业的争论,但它的存在并不是束缚企业,而是为了“放管服”——放开、管理、服务。新条例规范了化妆品生产经营活动,同时鼓励了行业创新,以及规范市场秩序等。

仔细解读新条例可以发现,他们将所有功效评估分成不同的等级,企业能够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进行检测和评估。在新条例发布后,普通化妆品只需要进行简单的备案,而有功效宣称的化妆品则需要在科学安全的基础上进行功效创新,精准地拉开了化妆品之间的品规。

在此之前,消费者往往将去药店买的化妆品叫做“药妆”,其实不然。新条例的推出规范了“药妆”的定义,法规中所说的特殊化妆品,就是我们提到的功效性护肤品。特殊化妆品由9种改为5+1种,即祛斑美白、防晒、烫发、染发、防脱发的化妆品以及宣称新功效的化妆品。

项蕾红表示,新条例开放了新功效的创新,鼓励企业自主研发,尤其是对新原料实行3年的监测期(保护期),在这段时间内,只有申请者可以使用这种新原料。大家都熟知的薇诺娜,花了6年时间新加了4种新原料在原料目录里,这个3年期限就很好地保护了品牌。所以要做一个品牌,接下来一定要投入更多的研究力度在其中,这能够帮品牌拉开与行业其他品牌的差距。

新条例的推出还更新了化妆品的定义,原先认为的化妆品是“用于人体的皮肤、毛发、指甲、口唇等表面,以清洁、保护、美化、修饰为目的的日用化学工业产品”。而功效性护肤品属于特殊化妆品,它就包括祛斑美白、防晒的化妆品以及宣称新功效的化妆品。

新条例规范对功效化妆品的评估

经过新条例的重新规范,品牌需要更多的资料来支持产品宣称,这也是消费者对于化妆品的新需求——科学有效。

1.jpg

项蕾红介绍,从根源上来讲,在全球不同市场,大家对于功效性护肤品的说法都不同,国际上也有活性化妆品、Cosmeceuticals(药妆品),功能性护肤品等,日本更为细致,将其称为“能够影响皮肤结构和功能的化妆品”。

举个例子,如果有一款宣称能够保湿、修护肌肤屏障功能的保湿剂,它与凡士林这种只是有保护作用的产品不同,而是含有神经酰胺、胆固醇等能够保护人体过敏原不会进入皮肤的产品,能够帮助使用者修复屏障。这一类我们称其为特殊用途化妆品。而这一规范的出现,让更多成分党消费者能够更有效地评估产品。

在项蕾红看来,很多品牌在宣发时会强调一些与其主要功效相关的成分,但对于消费者来说,该成分是微量还是达到有效的浓度,他们都无法得知。所以,仅仅靠是否使用一种成分,是无法判断这款产品能否做到对应功效的。

而如何评估活性成分是否能发挥作用,取决于加入产品后,活性是否能完整保存,是否能以活性形式经皮输送,是否有足够的量到达靶部位发挥作用,以及是否能适当地从载体中释放出来。

譬如,现在很多产品会针对敏感性肌肤消费者推出有舒缓作用的产品,而品牌方在制作时应该注重哪几步?

第一,找成分。判断产品中的成分是否能真的起效。品牌方在选定要做舒缓类产品时,会选择舒缓的活性成分,如3% 酵母与植物萃取液、0.5% Vit B3、4%甜菜碱、1% ß-甘草次酸等。

第二,做实验。从体外实验到人体实验,证明除了机制之外,品牌所选择的活性成分是有效的。

第三,做检测。现在,无创检测的方法已经非常完善了,它能够帮助测定红斑指数、色素指数、皮肤光泽度、皮肤含水量、脂质含量等。通过客观检测的方法来判断实验体的红斑改善程度和微循环改善程度。同时,也能邀请受试者自我评估,这样品牌能够获得包括主观和客观的评估结果。

项蕾红认为,根据不同级别的研究结果,可打破“药店买的都是药妆”的定义,将市场中一些好的产品凸显出来。

新规落地品牌该如何自证功效

为了能帮助新条例落地,今年5月1日,国家药监局还正式推出了《化妆品功效宣称评价规范》(以下简称《规范》),要求相关备案人根据《规范》的要求对化妆品功效宣称进行评价,同时在指定网站上传其依据的摘要。

《规范》帮助品牌既不脱离实际,又能够将其与不同级别的化妆品区别开来。在《规范》的要求下,品牌使用一些相关功效宣称,需要做一些相关评估。以下是一份简单的表格,介绍了不同功效宣称对应的相关测试:

项蕾红表格.png

在表格中,打勾的是必须完成的试验,所以在产品有祛斑美白、防晒、祛痘、滋养、修护等功效宣称时,就需要做人体实验。而打星号的是可选项,能够帮助提高产品的说服力。

如果品牌有在原料角度进行功效宣称时,就需要进行文献研究,特别是数据分析。因此品牌原料商提供给的原料成分、数据就十分重要。

总的来说,特殊化妆品的要求有很多,首要的就是安全性。而在安全性基础上,品牌需要进行明确的功效宣称,并为此展开多项研究,才能在临床上真正把它作为一个特殊化妆品使用。


作为业内最具影响力的高端会议,中国化妆品大会被誉为化妆品行业的“达沃斯论坛”。本届大会由纽西之谜赞助,诺斯贝尔战略合作,主题为“中国时间”。

本场功效护肤论坛由百植萃、莱博药妆战略合作,有来自美丽修行、美亿德玛&东方皮肤、恩特科技、杭州捷诺飞生物等企业的重磅嘉宾带来精彩分享。

点击进入会专题页,了解更多现场精彩内容


【版权提示】本文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品观网/品观APP立场。如需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如对本站其他内容有授权需求,请联系meiti@pinguan.com。
去首页
回顶部 发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