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
近日,泸州老窖新酒业“清酒及酒粕美妆新品发布会”上官宣上市了“中国酒粕美妆”产品。据介绍,泸州老窖研发团队以中式、天然、健康为品类升级方向,持续钻研“中国酒粕衍生物”,此次推出的“百调”酒粕美妆系列包含面膜、沐浴露和洗发水3大品类。值得一提的是,泸州老窖与气味图书馆曾于2016年推出联名香水,2020年泸州老窖曾推出“白酒酒糟面膜”。
12月6日,资生堂集团发布公告,自2024年1月1日起,将进行多项内部组织架构调整和人员变动。公告显示,资生堂集团将新设立价值创造战略总部、公司治理部、全球品牌价值发展中心和全球产品价值发展中心,D&I 战略推进部更名为DE&I 战略推进部。资生堂表示,新的价值创造战略总部由首席营销与创新官直接领导,以实现中期经营战略 "SHIFT 2025 and beyond "提出的增值业务模式,公司治理部主要负责建立和运行适当的治理体制,强化董事会的监督职能,使资生堂能进一步发展为能实现可持续增长和长期企业价值提升的集团。
近日,据外媒报道,知情人士透露,此前已出售了Aesop和The Body Shop的巴西美妆巨头Natura&Co正在考虑出售旗下Avon雅芳品牌的国际业务,后续可能专注于其本土地区品牌的收购与发展。目前,Avon国际暂未回应相关报道。据悉,Avon雅芳于2019年被Natura&Co以2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43亿元)收购,交易于2020年完成,Natura&Co持有的Avon雅芳不包括美国市场子公司。
资本
日前,宝洁集团发布声明表示,计划重组其在部分市场的业务运营,以应对具有挑战性的宏观经济和财政状况。重组计划主要在阿根廷和尼日利亚市场执行,成本预计为税后10亿至15亿美元(约合人民币71.5亿至107.3亿元),将剥离阿根廷的织物和家庭护理业务,并将尼日利亚变成一个纯进口市场。同时,宝洁将对2005年收购吉列公司时获得的无形资产,计提13亿美元(约合人民币93亿元)的非现金减值费用。减值费用与重组计划合并计算,预计总费用为20亿至25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43-178亿元)。
12月4日,欧莱雅官网宣布完成对丹麦益生菌和微生物研究公司Lactobio的收购,具体交易金额和财务条款暂未披露。据悉,Lactobio创立于2017年,其拥有独特的专有微生物组研发平台和筛选方法,以选择最有效和安全的菌株,可用于开发含有活菌的局部配方。欧莱雅表示,其对微生物领域的研究已持续了20年,未来将利用Lactobio微生物专业知识和知识产权组合开发安全有效的新型化妆品,为皮肤和头发带来更多选择。
近日,此前申请破产的生物科技公司Amyris旗下四个美容个护品牌被拍卖。根据法庭文件,以Amyris的明星成分角鲨烷为主打的护肤品牌Biossance被旗下拥有Cult Beauty 和 Dermstore等品牌的在线美容零售商THG Beauty以 2000万美元(约合人民币1.43亿)收购;母婴护肤品牌 Pipette被HRB Brands以175万美元(约合人民币1252万元)的价格收购;女性健康品牌被医药公司Dr. Reddy’s LaboratoriesMenoLabs 以 300 万美元(约合人民币2146万元)的价格收购 ,护发品牌 4U By Tia被 Scent Theory Products 以及其他指定的成功竞标者以 60 万美元(约合人民币429万元)的价格收购。
IPO
近日,宝露泰奇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在美国证券交易所更新IPO招股书,拟向美股再次发起冲刺,若此次上市成功,或将成为中国婴童个护“美股第一股”。据悉,宝露泰奇隶属于福建宝泰日用化工有限公司与美国Blue-Touch公司旗下,品牌创立于2014年,产品包含婴儿护肤品、洗护产品和家居清洁产品。招股书显示,宝露泰奇2023年前六个月收入为487.74万美元(约合人民币3490万元),净利润为72.72万美元(约合人民币520万元)。
监管
近日,广州市白云区市监局发布一则行政处罚信息,广州有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委托纯沅(佛山)医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臻颜滋养套盒”化妆品,外包装标注有“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技术支持” “专利号……”的字样。广州有容承认,上述化妆品的生产和销售过程与中国科技大学无任何关系,且无法提供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同意以其名义进行产品宣传的证明材料,涉嫌发布虚假或引人误解的宣传内容,构成生产经营标签不符合规定化妆品违法行为。但鉴于广州有容已取得上述专利的授权使用,决定从轻处罚,没收其违法所得924660元,并处罚款134046元,合计罚没款约105.8万元。
日前,据信用广州网站披露,广州市三俊化妆品有限公司因涉嫌无证或超规范生产化妆品;使用违法原料生产化妆品;生产、经营不符合标准、要求的化妆品等,被广州市白云区市场监督管理局依法立案调查,并处罚款60.573万元。值得一提的是,今年7月,广州市三俊化妆品有限公司曾因生产销售未经备案且标签标注虚假的备案号的化妆品,被处罚没款21523.8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