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妆品产业新资源一网打尽 点击下载
 品牌
50亿!强生能和解吗?
化妆品观察
2024-01-11
3877人看过

美妆巨头的伦理困境

持续12年的强生“滑石粉致癌门”风波还在持续。
1月8日,据全球最大的财经资讯公司彭博社报道,知情人士表示美国强生已初步同意支付约7亿美元(约50亿元人民币),以解决美国40多个州对公司进行的一项有关其婴儿爽身粉的调查。
这意味着,强生在“滑石粉致癌门”中做出了战术妥协,更寓意着滑石粉法律战将画上句号。
此前,自2016年,强生多次支付关于爽身粉致癌诉讼的罚单。至2021年,强生因滑石粉致癌被诉案件已增至3万余件,被索赔金额达百亿美元。不过,强生的态度一直是尊重法律,坚持否认,继续上诉。

此次若和解成功,136岁的强生在消费健康市场或将迎来新转折点。


12年风波,以和解为终

“坚持否认,持续上诉”是强生持续12年的一贯态度。
2011年,一名女性消费者连续使用了几十年强生婴儿爽身粉及沐浴露后患上了卵巢癌,并接受了子宫切除手术。其律师认为,强生公司在上世纪80年代已经了解到了这一风险,但几十年里一直隐瞒产品所含滑石粉致癌的风险。
由此,美国圣路易斯某陪审团裁定强生公司需向该消费者赔偿5500万美元(约合人民币3.7亿元)
但并未有官方消息披露强生支付了该笔赔偿。到了2016年,强生真正吃到了第一笔罚单,被判决向一位使用爽身粉而罹患卵巢癌的消费者支付7200万美元罚款(约合4.7亿元人民币)

之后,强生陷入致癌诉讼泥潭:2016-2018三年间,强生涉及赔偿总金额高达48亿元;2017年8月,强生吃到一笔28亿元的天价罚单,为有关诉讼赔偿金额最大的案件之一;到了2021年,强生爽身粉致癌相关诉讼已达到了3万多起。

摄图网_600839364_一把法槌(企业商用).jpg

为在滑石粉致癌案件中脱身,2021年10月,强生成立了子公司LTL,并宣布LTL负债已高达100亿美元,申请破产保护。
但2023年1月,这一申请正式被拒。美国联邦上诉法院认为,只有直接面临财务问题威胁的公司才可以申请破产,由于强生自己从未声称处于直接危险之中,其不能将一个子公司置于法庭保护之下。
当时,有诉讼分析师认为,强生与诉讼者和解的可能性为70%。
一年之后,和解局面到来。
据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的一份文件,由于美国42个州和哥伦比亚特区已经启动“针对公司婴儿爽身粉产品营销的联合调查”。为应对这类调查,遏制越来越多的诉讼,今年1月,强生初步同意支付约7亿美元(约合人民币50亿元)。不过,和解协议的具体条款还在敲定中。
此外,路透社报道, 强生和美国各州总检察长的代表已经就大致的总赔偿金额达成了一致。

这一金额的达成,也标志着强生这场长达数年的风波将画上句号。


催生千亿美妆巨头

十多年间,关于强生被诉或被罚的诉讼不断,最直接的影响,是曾拖垮了强生的消费健康板块业务,也催生了一个新千亿美妆巨头。

过去5年间,依靠医疗科技和制药门,136岁的强生缔造了增长不断的千亿资本版图。如2022财年,强生制药部门、医疗科技部门分别营收525.6亿美元、274.2亿美元,增长强劲。

微信截图_20240110190924.png

其中,消费者健康部分虽录得营收149.5亿美元,但财报直接指出,在该业务板块,其中一项诉讼费用支出高达10亿美元。
换句话说,接连不断的诉讼直接拖累了部门业绩。
意识到这一点的强生从2021年下半年开始已有意开始剥离消费者健康业务。
当年11月,强生开启分拆重组计划,决定成立独立公司运作消费者健康业务;2022年,强生正式宣布成立Kenvue,负责旗下共44个品牌,涵盖4个超10亿美元体量的大品牌和20多个超过1.5亿美元的品牌,如强生婴儿、邦迪创可贴、泰诺、露得清和李施德林等。
640 (2).png
其具体业务板块可划分为三类:
一是皮肤健康/美容板块,营收占比30%,包括强生、露得清、艾维诺、城野医生、大宝等在内的16个品牌;
二是基础健康板块,营收占比32%,包括伤口护理、口腔护理、婴儿护理和女性健康等12个品牌,如李施德林、创可贴绷带、及婴幼儿护理品牌Vivvi & Bloom;
三是个人护理板块,营收占比38%,包括非处方药和保健产品,如泰诺、邦廸创可贴、莫特林等在内的16个品牌。
2023年1月,Kenvue申请作为一家独立公司上市;5月,Kenvue正式在纽交所挂牌,市值一度超过410亿美元。
2023年10月,Kenvue发布了截至2023年第三季度的业绩。财报显示,2023年前三季度,Kenvue实现营收117.78亿美元,同比增长5%。
从具体业务来看,同期内,Kenvue个人护理部门实现营收49.14亿美元,成为规模最大的业务部门;皮肤健康与美容部门销售额33.77亿美元,增长10.1%;基础健康实现营收34.87亿美元,同比增长0.8%。

在Kenvue首席执行官兼董事 Thibaut Mongon 看来,Kenvue实现了可持续盈利增长的承诺,“我们的经营业绩和强劲的现金流彰显了我们在消费者健康领域的领导地位。”


已甩开宝洁、雅诗兰黛

信任危机仍待解

作为独立分拆的消费品与个人护理公司,Kenvue自诞生初就被解读为对标欧莱雅和宝洁。
从财报来看,至2023年第三季度,Kenvue销售额(具体指强生化妆品板块销售额)仅次于欧莱雅、联合利华和高露洁,已反超宝洁、雅诗兰黛、LVMH、资生堂等国际巨头。
对于其表现,无外乎离不开以下几点优势:
一是全面的产品组合。Kenvue产品覆盖了全年龄段,且覆盖从皮肤健康、口腔健康、消化健康等多样化的健康需求。

此外,Kenvue也发挥了“钞能力”, 收购高端护发品牌OGX、收购日本医学美容产品生产商Ci:zHoldings等,扩大其品牌阵容。

摄图网_402443777_高清护肤套装(企业商用).jpg

二是与时俱进的渠道选择。就中国市场而言,早在2016年,艾惟诺和城野医生两大品牌入驻天猫,成为细分赛道的Top品牌;2021年,城野医生、露得清、李施德林、艾惟诺等品牌又与抖音展开深度合作,抓住了电商发展契机;与此同时,Kenvue也不放过线下,其抓住医美市场机遇,开设了“城野医疗美容诊所”中国首店。
三是较强的品牌根基。
Kenvue旗下品牌如强生婴儿、李施德林等已穿越不同代际的消费者,这是Kenvue无法被复制的竞争力。
不过,必须得指出的是,其旗下品牌在过去几年风波不断。如2021年,因部分产品样品中检测到致癌物质,露得清、艾惟诺两种护肤品牌下、在美国市场销售的五款防晒喷雾被召回;早前,2019年,央视也曾报道“强生婴儿洗发水被检出含有害物质”……
如同丰田子公司在遭遇电装燃油泵熄火门、高田缺陷气囊召回门后,牵连人们对丰田品牌的质疑,信任一旦崩塌,再难建立。
对于Kenvue而言,持续保障品牌的可靠度,仍是一项长期计划。


【版权提示】本文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品观网/品观APP立场。如需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如对本站其他内容有授权需求,请联系meiti@pinguan.com。
相关新闻
品观周报|强生起诉“滑石粉致癌”研究员/上半年化妆品首破2000亿
周数据|美股今年最大IPO诞生/丝芙兰退出中国台湾市场
被驳回!强生要赔337亿?
2023美妆最大IPO要来了?
周数据|强生停产含滑石粉的爽身粉/资生堂首投中国胶原蛋白企业
去首页
回顶部 发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