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4月16日),国家统计局发布最新数据,1—3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4671亿元,同比增长4.6%。
其中,化妆品零售额(统计维度:限额以上单位商品零售,下同)达到1149亿,创下近10年新高,不过同比增幅3.2%,跑输大盘。具体到3月,化妆品零售额428亿,增速已降至1.1%。
“总的来看,一季度,随着各项宏观政策继续发力显效,国民经济起步平稳、开局良好,延续回升向好态势。”国家统计局副局长盛来运表示,但也要看到,当前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严峻,国内有效需求增长动力不足,经济持续回升向好基础还需巩固。
01
再破1000亿大关
增速却滑入近10年低位
对比过去10年的一季度化妆品零售额数据,今年已经是连续第3年突破1000亿大关,表现可圈可点。
单月来看,今年3月,化妆品零售额再次突破400亿,创下新高。不过,今年3月的增速已经是过去10年除开2020年及2022年以外的最低增速。
按季度看,今年一季度,化妆品零售额达1149亿元,创下历史新高,但3.2%的增速,同样处于过去10年同期的低位。
具体来看,2020年以前,一季度的化妆品零售额均呈双位数或高个位数增长,直到2020年出现首次下跌,并在次年迎来强势反弹,同比增幅达到41.1%,创下新高;此后(2022年至2025年)一季度,化妆品零售额涨幅均为个位数。
由此可见,过去10年间,除了受疫情影响,美妆行业一直保持着韧性增长,但增速已经出现颓势。具体到企业,多家头部美妆/医美企业发布的财报,也显现出业绩增速放缓或下滑的迹象。
典型如华熙生物,企业进入变革“阵痛期”,业绩在2022年登顶之后,呈现逐年下滑之势:2024年其营收53.71亿元,同比下滑11.61%;归母净利润1.74亿元,同比下滑70.59%。作为对比,其2023年营收和归母净利润跌幅分别为4.45%、38.97%。
今年3月,华熙生物董事长赵燕公开主题为“从严治理组织、重返业务一线、重回创业状态”的内部讲话,提出了一系列“刮骨疗毒”式的解决方案,至于成效如何,还有待时间给出答案。
02
线下承压
线上同比增长7.9%
今年一季度,美妆线上和线下的表现依然分化。
线下,多个业态表现低迷。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按零售业态分,1-3月份,限额以上零售业单位中超市、百货店、专业店、品牌专卖店零售额同比分别增长4.6%、1.2%、6.7%、1.4%。
与之相对应的是,屈臣氏、丝芙兰等美妆零售商,增长承压。近期,屈臣氏母公司长江和记实业发布的业绩报告显示:2024年,屈臣氏中国保健及美容产品收益总额135.08亿港元,同比下滑18%;EBITDA 4.67亿港元,同比下滑55%。
同时, 据LVMH集团一季报,丝芙兰在内的精品零售部门业务出现了1%的有机下滑。LVMH集团在财报中指出,“在该部门,营收在2025年第一季度保持稳定。”
线上,则展现出较为活跃的发展姿态。1-3月份,全国网上零售额36242亿元,同比增长7.9%。其中,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29948亿元,增长5.7%,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24.0%。
具体到美妆类目,以抖音为代表的内容电商平台仍处于上升通道。有数据显示,3月抖音美妆护肤总销售额超100亿元,同比增长27.15%,同时,其一季度总销售额已突破500亿元。
作为线上卖货重要一环,部分直播机构的销售额也在上涨。比如,交个朋友发布的公告显示,2024年第一季度,集团合计完成商品交易总额(GMV)超过32.0亿元,较2024年第一季度增长超过31.6%。
不过,淘宝天猫等货架电商难掩颓势。魔镜洞察数据显示,一季度,淘天美妆GMV为518.2亿元,同比微跌2.03%。
03
品牌拿什么续写增长故事?
美妆行业的渠道红利正在消亡,品牌们的下一个战场又将去往何处?
当前,行业正从“流量红利”转向“价值深耕”,在产品力和运营力的基础上,具备科研护城河、洞察用户真需求的长期主义企业,能活得更好,也走得更远。
典型如,拿下2024年中国护肤线上市场TOP1的珀莱雅,近日官宣了4位研发负责人,分别是珀莱雅首席研发创新官孙培文博士、珀莱雅首席科学官黄虎博士、珀莱雅首席科学顾问/珀莱雅欧洲科创中心副总裁Lieve Declercq博士、珀莱雅上海研发中心负责人常晓维博士。
科研,是珀莱雅走向金字塔顶的隐秘推手。在研发的加持下,珀莱雅相继推出了双抗、红宝石、源力、能量等系列大单品。魔镜洞察数据显示,2024年,珀莱雅在主流电商平台(包括淘天、抖音、京东等)GMV达到107.58亿元,傲居中国线上护肤品牌排行榜的榜首。
同时,作为国内重组胶原蛋白龙头,巨子生物也在“明星产品”的驱动下进入了收获期:2024年,其营收55.39亿元,同比增长57.2%,进入“50亿俱乐部”;净利润20.62亿元,同比增长42.4%,成为“年赚20亿”的美妆企业。
具体到品牌,可复美、可丽金合计占到公司收入的97%以上。对于业绩大幅增长,巨子生物称:持续扩充产品品类,深耕线上和线下渠道、巩固明星单品的增长以及成功推出新品并加强营销,使得产品和品牌影响力进一步提升。
东海证券在研报中提到,近期国际关系不确定性加强,提振内需方向不变,其认为国货品牌在国内的市占率有望持续提升。同时,化妆品板块在渠道红利逐步弱化的背景下,自身产品力强、品牌矩阵完善、消费者认可度高的品牌更具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