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妆品产业新资源一网打尽 点击下载
 2025(第十八届)中国化妆品大会
新品开发论坛|以科技与人性平衡重构产品逻辑
张静
2025-07-03
543人看过

洞察需求、解决问题,才能在算法时代穿越不确定性。

今日(7月3日),2025(第十八届)中国化妆品大会·新品开发论坛在上海举行。该论坛由立道集团、广东柏文、蔚然战略合作。

当算法不断定义市场趋势,企业却面临产品开发数量激增而成功率低迷的困境时,如何找到创新的确定法则?

新品开发论坛上,众多行业领军者从战略高度解析产品创新的底层逻辑,既有在红海市场中撕开缺口的实战经验,也有在细分赛道里培育“大鱼”的独到智慧,共同勾勒出算法时代新品突围的清晰路径。


1.确定性上新:以问题为锚点

OIB.CHINA创始人&总经理吴志刚直指当前行业痛点:企业产品开发数量繁多,成功率却不尽如人意,核心在于“未找准课题、解决问题”。

image1.jpeg

OIB.CHINA创始人&总经理吴志刚

他强调,产品成功的本质是“确定性解决问题”,战略级产品更需回应企业的战略性需求:“问题越大,机会越大”

吴志刚通过十类典型案例诠释这一逻辑:达芙妍重新定义棉片市场实现销量突破,自然堂以“第五代发酵科技”挑战行业权威并带动显著增长,海洋至尊凭借形象革新登顶男士国货护肤榜首,韩后围绕核心成分焕发品牌新魅力,自然堂借“班味、累丑”等社会情绪让科技更易感知,OLAY以“水光蛋白科技”完成技术升级,某洗发水品牌通过认知提效实现从白牌到品牌的转型,可逐凭借体验升级达成15亿规模,骆驼以专业可信度切入户外防晒领域并夺得抖音爆款榜第一,印尼品牌Wardah则通过全球化形象升级谋划全球市场。

这些案例共同印证,精准锁定并解决问题,是产品突围的核心密码。


2.红海争锋:主流市场的突围

在竞争白热化的美妆主流市场,企业如何找到破局点?

深耕美业与生物制药领域20年的养生堂化妆品总经理吴依凡,以“泡在市场里”的一线洞察解构产品创新逻辑。

image2.jpeg

养生堂化妆品总经理吴依凡

她认为,趋势与数据仅是参考,真正的痛点藏在消费者的真实需求中——这源于她每周逛店购护肤品、与BA交流的习惯,用20年积累的“直觉”(占比60%)结合市场验证,形成产品开发的核心驱动力。

在她看来,高端护肤品是“综合素质的体现”,如同戴森吹风机以“好看、速干、柔顺”打动消费者,养生堂的产品力渗透在每一个细节:天然香料的嗅觉享受、极简配方的安心感、肉眼可见的护肤效果。

其无水护肤体系用桦树汁替代普通水,背后是对增稠、乳化、防腐体系的全面重构;独家原料“逆时因”通过阻断细胞衰老信号传递实现抗衰,搭配自主研发专利设备,将“精简高效”落到实处:“洗完脸只用一个产品”的理念,经调研以92%的支持率成为爆品,印证了“化繁为简”的市场需求。

同样在主流市场寻求突破的,还有立道集团。市场总监曾慧聚焦类医美赛道,探讨气雾剂如何打造10亿级单品。

image3.jpeg

立道集团市场总监曾慧

气雾剂行业近年崛起,立道参与打造多款10亿级单品,秉持“解决痛点、气雾剂不可替代”的创新原则。她瞄准水光针市场:其去年销售额达185.76亿,年增17%,2025年预计将突破200亿元,但破皮操作、单次成本较高、恢复期繁琐及敏感肌顾虑,压制了实际需求。

为此,立道研发“磨皮水光弹”:依托独家高折光因子一喷即现水光肌,形成滤镜膜优化视觉效果;结合生物电技术,长期使用可改善肤质、协同抗衰。产品全场景适用,敏感肌友好,10秒起效,24小时抗氧化活性达78%,28天可改善胶原密度,而气雾剂包装则保障成分活性与微米雾化的均匀体验。

美白是化妆品市场永不过时的话题,蔚然生物产品开发经理梁东兴将目光投向美白市场的升维之战。

image4.jpeg

蔚然生物产品开发经理梁东兴

中国美白市场需求高、增长稳(2023年规模超600亿,2028年预计破千亿)、门槛高,但当前多聚焦年轻女性,男性(购买量增速为女性两倍)、30+轻熟龄肌、银发人群(小红书抗衰美白搜索量攀升)仍是蓝海。

“中国人理想的‘白’是‘白皙、透亮、无瑕疵’,但市场上祛斑产品多为辅助,效果不佳成差评重灾区。”梁东兴指出。

基于此,蔚然生物提出“细胞自噬”理论:通过黑素细胞与角质形成细胞自噬清除已有黑色素,且皮肤自噬能力随年龄、光老化下降,需人为干预。其“噬斑瓶”14天可淡化14.64%色沉,凭借特证服务优势助力品牌打造爆品。


3.小池大鱼:细分领域的创新

在主流市场之外,细分领域的创新同样孕育着巨大机遇。

爱茉莉太平洋(上海)研发中心资深研究员冯夕黎介绍了兰芝对“肌肤长寿”趋势的探索。这一概念强调从细胞层面延缓衰老,较传统抗衰更微观、本质、深远,关注皮肤深层机制。

image5.jpeg

爱茉莉太平洋(上海)研发中心资深研究员冯夕黎

研究发现,PDK-1因子是老化细胞重返年轻的关键,独家专利成分复诺因(源自山茶籽)可抑制该因子,兼具逆老化、抗老及修复光损伤功效。

为此,兰芝2024年升级黄金三管精华:淡纹管含9.7万亿颗视黄醇分子,紧致管添加22%进阶版胶原肽溶液,光采管复诺因含量提升3倍,可改善皱纹、弹性、光泽。致美系列全套产品将在8月上市,重新定义“高效抗老”。

疫情之后,户外赛道悄然变成新风口,一些品牌将目光瞄准了户外美妆个护领域。至外toWild便是其中一员,走出了差异化路径。

至外toWild创始人文木提出“小池大鱼”逻辑:避开红海,在细分领域以差异化建立认知。至外以“香氛地理”为理念,将户外坐标与香味结合,美学上融合户外感与高级感;产品设计强调便携性与标志性,如护手霜采用可悬挂牛皮纸包装(减少46%塑料使用),通过“决策时刻”(消费者下单动因)传递独特信息。

image6.jpeg

至外toWild创始人文木

品牌还通过户外俱乐部、高端民宿入驻、主题门店拓展渠道,以“去山海,用至外”的理念创造新需求,在细分领域建立独特认知。

当传统护肤品还在效果与安全之间难以抉择时,医美级技术的下沉与融合,已经造出了“妆品新物种”:可溶性微针,它是广东柏文与西南大学康跃军教授、博士生导师康跃军共创的颠覆级新品。

康跃军教授介绍,可溶性微针直径微米级,可无痛穿刺角质层,材料可降解,能负载多种药物并控制释放,应用前景广阔。

image7.jpeg

广东柏文微针项目研发顾问,西南大学康跃军教授、博士生导师康跃军

柏文产品部负责人陈志超补充道:“传统护肤品活性成分渗透不足5%,而柏文‘固态闪送’技术(微针长280微米)可将活性物低损耗递送至乳头层,减少酶解影响,居家使用便捷、无恢复期,成本低于医美。其产品含高浓度类蛇肽等成分,第三方数据显示,使用1次3天后皮肤弹性、紧致度显著提升,7天表皮致密度提高408%,为护肤领域带来技术突破。 ”

image8.jpeg

柏文产品部负责人陈志超

这些分享共同揭示,无论是主流市场的精准破局,还是细分领域的深度耕耘,产品创新的核心始终是洞察需求、解决问题,唯有此,才能在算法时代穿越不确定性,实现从“上新”到“爆品”的跨越。


点击进入大会专题页,了解更多现场精彩内容。


【版权提示】本文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品观网/品观APP立场。如需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如对本站其他内容有授权需求,请联系meiti@pinguan.com。
去首页
回顶部 发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