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7月3日),2025(第十八届)中国化妆品大会·个人护理论坛在上海举行。该论坛由伊斯佳股份、东莞赛亚战略合作。
气雾剂这一品类,在海外已走过百年历程。
1862年首个模型诞生,1955年首入医药领域,1980年—2000年化妆品气雾剂借安热沙、雅漾等大单品在个人护理领域快速迭代。而中国气雾剂的故事始于1984年——东莞赛亚引进首条生产线,同年首个工业气雾剂上市,个护领域的应用才刚起步。
当中国市场站在这样的时空节点,能否借鉴西方数十年经验实现突破?东莞赛亚化妆品产品开发总监张英在《重构全球爆品基因:时空无界体验驱动精致生活新赛道》的演讲中,给出了深刻思考。
三大引擎撬动市场增长
东莞赛亚化妆品产品开发总监张英
全球气雾剂市场早已展现多元活力,其应用覆盖个人护理、军医、汽车等多领域,这也为赛亚2001年出海埋下伏笔。
如今深耕海外20余年的赛亚,正带着国际经验回归潜力渐显的国内市场。
数据印证着这一赛道的爆发力:2023年全球气雾剂市场规模达732亿美元,欧洲以38%占比领跑,个护产品占其市场42%;北美紧随其后,药用占比突出;亚太市场以12.7%增速崛起,中国、印度成为核心引擎,防晒喷雾、诗裴丝干发喷雾等单品已带动国内市场升温。
产能对比更显中国潜力:2023年全球产量156亿支,欧洲、美国、中国为三大产区。欧洲人均年用12-13支,个护占75%;美国人均同量级,个护占35%;而中国年人均仅1-2支,个护占比不足18%。
差距背后,是巨大的增长空间:预计2037年市场规模将达930亿美元,个人护理、健康刚需、绿色消费将成为核心驱动力,其中个护领域正呈现绿色转型、技术融合、场景精细化、功效复合化四大趋势。
全球爆品的中国机遇
中国市场的独特土壤,正为海外爆品落地创造条件:Z世代占劳动人口58%,推动高端个护气雾剂增长;碳中和目标下,气雾剂包装更契合政策导向;海外历经40-50年沉淀的产品,有望在国内加速进化。
日本年销2.3亿美元的一次性彩喷,契合国内庞大消费群体的便捷需求;年销2800万支的 Cool Spray,将受益于国内户外市场升温;欧美Body Spray则可借力国内香氛品类11%的年复合增长率。
这些都预示着跨时空的产品生命力。
海岛工厂的全球视野
扎根东莞立沙岛危化品工业园区的赛亚,自1984年成立以来,已专注气雾剂研发制造41年。
东莞赛亚工厂。图源:东莞赛亚官方。
2001年出海至今,服务60国近1000个中大型品牌,70%市场在海外,年产能1亿支,更通过沃尔玛、迪士尼等全球供应链认证。
这座“海岛工厂”的独特优势显而易见。园区内原料厂与液化码头保障采购便捷,毗邻港口降低物流成本,封闭式管理确保可持续供应,更契合碳中和转型需求。其产品线精准对接全球趋势:户外降温除臭喷雾48小时长效起效,双旋去痘喷雾以360度倒喷设计适配难涂抹部位,抗衰产品融合乳化与精华二合一,美黑产品则针对欧美市场定制色度与防护力。
“期待与更多国内品牌携手,共探气雾剂领域新可能。” 张英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