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妆品产业新资源一网打尽 点击下载
#周数据# 
身家73亿的医美龙头实控人被罚!
化妆品观察
2025-09-19
622人看过

因涉嫌内幕交易被罚。

近日,医美龙头昊海生科发布公告称,公司收到蒋伟先生通知,获悉其收到中国证监会出具的《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处罚字[2025]67号)。

DM_20250919165442_001.jpg

截自昊海生科公告

据悉,昊海生科是国内知名玻尿酸生产商之一,与爱美客、华熙生物一起被业内称为“医美三剑客”,今年上半年,昊海生科营收13.04亿元,同比下滑7.12%。

蒋伟是昊海生科的创始人之一,目前已不在公司任职,但其持有昊海生科28.53%的股份。

不过,昊海生科也撇清了关系。公告显示,证监会下发的《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所涉主体为蒋伟先生个人,涉及的事项与昊海生科无关。“蒋伟先生不参与公司日常经营管理,该事项不会对公司日常经营、业务及财务造成重大影响。”


因涉嫌内幕交易被罚

早于今年5月,蒋伟收到中国证监会出具的《立案告知书》(编号:证监立案字 0382025016号),因其涉嫌内幕交易被中国证监会立案。而今,证监会正式下发通知,将对其进行处罚。据了解,该事项与昊海生科股票无关。

“他做的不是我们公司的股票,他就是投资人,喜欢做股票,我们也警告过他肯定不能做我们公司的股票。”昊海生科董事长侯永泰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采访时表示,蒋伟多年来都不参与公司的实际经营。

透过昊海生科的发展历程可以看到,蒋伟虽然并未参与公司管理,但他对昊海生科的发展有着深远影响。

公开资料显示,蒋伟于2007年创立上海昊海化工有限公司,同年并购松江厂、上海其胜、上海建华这三家主要生产透明质酸钠企业。这些举措,奠定了昊海生科未来的发展。

昊海生科的指挥棒在2009年移交。

根据公开信息,侯永泰于2009年9月至2010年7月(公司改制之日)任上海昊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于2010年7月调任上海昊海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席兼董事,并于2014年12月调任执行董事。到目前为止,侯永泰一直担任昊海生科董事长。

侯永泰任职期间,昊海生科不断拓展业务范围,尤其在医美领域:

2012年,自主研发的第一款玻尿酸产品“海薇”注册成功,这是国内首个获得国家药监局批准的单相交联注射用透明质酸钠凝胶产品,主要定位于大众普及入门型玻尿酸。

DM_20250919165442_002.jpg

2020年,旗下国产高端玻尿酸产品“海魅”获批。

2021年,收购欧华美科,拓展医美光电设备产品线。

2023年,发酵法玻璃酸钠原料药生产许可获批。

2024年,国内唯一一款使用天然产物赖氨酸作为交联剂的玻尿酸产品“海魅月白”获批。

……

一系列布局下,昊海生科在医疗美容与创面护理领域,已形成覆盖玻尿酸、表皮修复基因工程制剂、射频及激光设备四大品类的业务矩阵。

不仅如此,昊海生科还成功上市:于2015年登陆港交所,于2019年登陆科创板。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昊海生科的股权结构不断调整,但蒋伟始终位列其第一大股东——截至目前,蒋伟拥有昊海生科28.53%的股份。

同时,据胡润研究院发布的《2025胡润全球富豪榜》,蒋伟、游捷夫妇以73亿元财富居榜单第3206位。


玻尿酸业务下滑16.8%

虽然蒋伟此番操作与昊海生科无关,但“实控人被罚”这一话题,也让昊海生科受到了业内关注,尤其是在股价变化和业绩表现上。

数据显示,截至今日(9月18日)收盘,昊海生科在A股的总市值为123.7亿元;今年以来,其股价跌幅超11%。

业绩表现上,2021年至2024年,昊海生科营收持续上涨,于2022年突破20亿体量后,连续三年保持在20亿上方;净利润方面,近年来均保持在4亿元+,2023年,其归母净利润涨幅高达130.58%。

DM_20250919165442_003.jpg

昊海生科近年来业绩一览,截自东方财富网

今年上半年,昊海生科的营收和净利润迎来双降,其中,营收下滑7.12%至13.04亿元,系近五年来首降;归母净利润下滑10.29%至2.11亿元。

具体到医美板块,今年上半年,昊海生科的医疗美容与创面护理产品共实现营业收入5.75亿元,较上年同期减少5904.92万元,降幅为9.31%。

DM_20250919165442_004.jpg

昊海生科医美业务按具体产品类型划分,截自财报

按具体产品类型划分,昊海生科玻尿酸业务下滑16.80%至3.47亿元,占医美业务营收的比例为60.33%,进一步下滑。

财报显示,除昊海生科下属子公司其胜生物因为增值税率变化导致的除税销售收入下降外,集团定位大众入门的第一代和第二代玻尿酸产品遭遇消费需求阶段性减少的影响,销售收入较上年同期有比较显著的下降。

不过,于2024年7月获批的“海魅月白”玻尿酸产品取得了不俗的上市表现,对玻尿酸产品线的收入贡献了可观的增量;“海魅”玻尿酸产品则继续保持销售增长的态势。

昊海生科旗下另一业务,人表皮生长因子产品“康合素”实现营业收入9237.99万元,增长13.73%。

据悉,“康合素”为国内唯一与人体天然EGF拥有完全相同的氨基酸数量、序列以及空间结构的表皮生长因子产品,亦是国际第一个获得注册的人表皮生长因子产品。根据标点医药的研究报告,2024年度“康合素”产品的市场份额为26.96%(2023年:26.91%),继续稳居国内市场份额第二。


“医美三剑客”都跌了

根据中国整形美容协会、艾尔建和德勤管理咨询联合发布的《中国医美行业2025年度洞悉报告》,2022年—2024年,中国医美市场规模年复合增长率约为10-15%,未来预计将保持10%的复合增长率。这一增速,优于不少行业。

从治疗项目看,轻医美项目依然是主流选择,手术类需求显著收缩。注射类项目消费意愿持续高企,肉毒毒素注射,玻尿酸注射与祛皱/抗衰类光电稳居前列,并持续增长。其中,接受玻尿酸填充塑型及祛皱抗衰光电项目的人数占比分别从2023年的54%和52%增长至2024年的72%和62%。

可以看到,医美市场仍有着不错的发展前景。

不过,就在这个极具潜力的市场内,“医美三剑客”爱美客、华熙生物、昊海生科,今年上半年都跌了。

DM_20250919165442_005.png

营收上,爱美客的跌幅最高,达到21.59%,其于去年首破30亿元,而今年也即将“失守30亿阵营”;而上半年的下滑,也是其近10年来首次下滑。净利润上,华熙生物跌幅最高,达到35.38%,这也是其连续三年下滑了

具体到医美业务,华熙生物的医疗终端业务实现收入6.73亿元,同比下降9.44%;其中,皮肤类医疗产品实现收入4.67亿元,同比下降1.8%,三类医疗器械销售支数同比增长20%。

爱美客旗下两大类目产品,都处于下跌状态:上半年,溶液类注射产品营收7.44亿元,同比下跌23.79%;凝胶类注射产品营收4.93亿元,同比下跌23.99%。

三大企业的下跌,与消费需求变化及行业竞争有一定关联。

消费端,在经济面临一定压力时,医美作为可选消费,其需求弹性较大。部分消费者可能会推迟或减少非紧急的医美消费,市场增速放缓。例如,昊海生科就在财报里表明,其定位大众入门的第一代和第二代玻尿酸产品遭遇消费需求阶段性减少的影响,而出现下滑。

产品端,同质化严重,尤其是在玻尿酸填充剂领域,各家产品林立,价格竞争激烈,可能导致企业毛利率承压。与此同时,不断有新的生物科技公司涌入赛道,推出类似产品或新一代技术,分流了市场份额。

相关报告指出,中国医美行业正经历从规模扩张到价值重构的战略转型关键期。

下一阶段,“研发创新驱动+品牌价值提升+全球化能力”将成为头部医美公司脱颖而出的三重引擎。能够持续推出颠覆性产品、成功建立消费者品牌心智、并有效进行全球化布局的企业,将在行业洗牌后成为真正的王者。

【版权提示】本文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品观网/品观APP立场。如需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如对本站其他内容有授权需求,请联系meiti@pinguan.com。
去首页
回顶部 发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