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妆品产业新资源一网打尽 点击下载
扒一扒宝洁雅诗兰黛等7巨头近10年裁员大动作
品观APP原创 钟楠露
2015-08-12
9964人看过

很多公司出现经营业绩的问题,为了节约人力成本支出,裁员可以为企业减负。

blob.png

日前,有媒体发表了一篇题为《资生堂中国启动大裁员:一位CS渠道经理临别前写下爱恨交加》的文章,在行业内引起了种种猜测。

其实,裁员对于大公司来说并不少见,事实上,近年各大日化公司都不同程度上作出过裁员的举动。品观君的八卦已病入膏肓,想到这一问题,就不禁手痒起来要扒一扒其他公司都是怎么裁员的。

老规矩,先上一张表:

cai.jpg

1、高露洁裁员

要说高露洁公司的裁员,也是坚决而兴师动众。早在1995年的时候,时值转型期的高露洁公司就关闭了当时全球112家工厂中的24家,解雇了雇员总人数的8.5%——近3000人。

2004年底,据路透社报道,受到原材料、石油以及包装成本上涨的影响,高露洁公司在近10年里第一次面临盈利危机。当时高露洁在全球拥有78家工厂和3.7万人,但它一举宣布关闭26家工厂,裁员4400人,这就相当于雇员总数的12%。

裁员的代价其实也是巨大的,虽然长期来看会减少人力支出,但当时裁掉这4400人,联合利华可是准备拿出5.5-6.5亿美元来支付这帮人的遣散费的。虽然是税后,但是每个人平摊下来也让联合利华付出超过10万美金的代价。

2012年10月,高露洁其实业绩挺好的,当时第三季度盈利了6.54亿美元,但仍然宣布计划在2016年年底前进行裁员。针对性的裁员数量为其3.86万名员工的6%,大约为2316名。

2、联合利华裁员

2013年12月,为了提高效率以应对全球经济增长放缓,全球第二大快消巨头联合利华宣布在2014年底前裁员2000人,以改善其供应链和提高效率。联合利华预计,裁员计划有望为公司在2014年节约成本6.83亿美元。

《化妆品观察》主笔冯建军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联合利华的裁员,第一个原因是属于业绩的增幅,业绩的增幅不是让人很满意;第二,是来自与外部市场的一个竞争吧,材料成本的不断上扬;第三,就是他们自身的一些问题。”

裁员往往也伴随着产品瘦身和集中力量办大事。联合利华首席供应链官PierLuigiSigismondi也曾在公开场合指出,该公司2013年年底前会将其销售的产品数量削减20%,其目标是在2014年进一步削减10%—20%,集合更多精力发展年收入超过10亿欧元的15个大型品牌,如多芬、梦龙等。

不过,联合利华在全球的员工总数是多少?近宝洁的三倍,30万人!虽然炒掉个2000人看起来很多,但实际连1%都不到。

3、宝洁裁员

作为全球最大的日化企业,宝洁一直有控制成本的计划,每年的财报里都有提到。

据媒体报道,早在2012年上半年,时任宝洁全球CEO麦睿博便抛出了一项以削减5700个工作岗位为核心的价值100亿美元的重组计划,到了2013年1月,宝洁公司累计裁减5850个非制造业岗位,提前5个月实现了在2012/2013财年年底裁员5700人的目标。在2016财年前,宝洁还计划每年将在非制造业岗位裁员2%—4%,总共涉及近8000人。

2014年8月,宝洁又向外公布了其裁撤一半品牌的瘦身计划,后来就陆陆续续地抛售了一堆品牌。虽然外界不清楚具体的裁员计划,但一位宝洁前内部资深员工曾告诉媒体:“裁撤品牌还意味着要将一些品牌卖掉,而这或将意味着部分裁员。”

4、露华浓裁员

要说露华浓的裁员,其实就不能怪人家用人方了。

2013年最后一天,作为一项旨在每年节约成本1100万美元的重组计划的一部分,露华浓宣布将关闭其进入已达37年的中国市场,与此同时裁员1100人。这1100人主要是在中国的员工,其中包括通过一个第三方机构雇用的940名美容顾问。

都不在中国干了,还能养着中国的这批员工么?在宣布此项计划的时候,露华浓预计将付出2200万美元的税前重组及相关开支的代价,其中约1000万美元为员工相关开支,平均每人不到1万美元。

5、强生裁员

2007年,为了削减成本,美国强生公司宣布将在全球裁员3%至4%,预计裁员人数可能达4800人。

而到了2009年11月3日,这家美国雇员最多的公司之一宣布将在全球范围、所有产品线中削减掉6%到7%的员工,约为7000到8200人,预计2011年裁员完毕后,它每年能省下14亿到17亿美元的花销。

2008年,也就是又一轮裁员的前一年,强生在全球经融危机大爆发的情况下仍使销售额增长了4.3%,但2009年三季度的财务报告却显示,该季度它的营业收入为150.8亿美元,同比下降5.3%。

有消息指出,强生对不愿接受调动安排或接受裁员的员工提出“N+3”或“1.6N”的薪资补偿(N代表工作年限),同时承诺在合同期内支付所有未完成的合同薪酬。第一个条件虽然吸引力不大,但第二个听起来还算厚道。

6、雅诗兰黛裁员

2009年2月,雅诗兰黛发布了2009财年第2季度财报,2008年10—12月雅诗兰黛公司盈利下降了30%。

赚的钱少了,怎么办?雅诗兰黛宣布两年内计划在全球裁员2000人,占其员工总数的6%,并继续冻结招聘。

7、雅芳裁员

2012年12月底,雅芳在"退货门"、"传销门"、"行贿门"和不断减少的广告投放情况下,计划于2013年在全球范围裁员约1500人,中国将关闭十几个分公司,并退出韩国和越南市场。

2013年4月和12月,雅芳先后裁员400和650人,撤出爱尔兰,同时关闭欧洲、中东和非洲的部分业务;2014年6月,雅芳计划裁员600人,主要在经营部门和北美业务。

这家公司就不多说了,萎缩得厉害,无力支撑那么多人力开支也情有可原。

大公司们为什么要裁员

通过对以上7大公司裁员事件的梳理,品观君看出了一些共性:

1、很多公司出现经营业绩的问题,为了节约人力成本支出,裁员可以为企业减负。比如高露洁和雅诗兰黛,业绩出现下滑就裁员了,反应也是挺迅速的。

2、也有公司因为战略性调整,如撤出某区域市场,裁掉当地的员工。比如露华浓,都不在这个市场接着干了,干嘛还要养着一大批人呢?其实,雅芳虽然以第一种情况为主因,但也夹杂着第二种原因。

3、裁员以使企业向更加高效化发展。比如宝洁,都要裁撤品牌以使精力集中在更加强势的品牌上了,当然要把人员给精简了。

那么,资生堂到底属于哪一类呢?

资生堂中国回应大裁员匿名信:无裁员,有调整

【版权提示】本文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品观网/品观APP立场。如需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如对本站其他内容有授权需求,请联系meiti@pinguan.com。
相关新闻
革新行业视角,雅诗兰黛创新胶原分时管理
雅诗兰黛加码印度市场
资生堂能再造一个CPB吗?
雅诗兰黛肌肤长寿科学研究中心开启极致奢华体验
50亿!强生能和解吗?
去首页
回顶部 发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