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妆品产业新资源一网打尽 点击下载
#品观君揭秘# 
是啥造成SK-II属于资生堂的假象?盘点易错认品牌
品观APP原创 熊双
2016-06-22
29111人看过

不得不承认,有许多化妆品品牌的确让人容易搞错其东家,为了不让亲们再闹出笑话,品观君特来给大家扒一扒那些易被“指鹿为马”的品牌。


pinguanj.jpg

有一次,品观君走在路上,被一个“女疯子”拦在马路中间死活不放我过去。她口里叫嚣着:“麻烦跟我拍一张照片吧,不拍我们俩就一起死在这里!”

好在那条路很偏,附近也没什么人,品观君战战兢兢地跟她合了一张影,她看着手机里的照片,高兴得几乎跳起来,拉着我的手在她脸上蹭来蹭去,念念有词地说什么“太巧了,居然碰见大明星了”“我这辈子够了”“你真帅”“我跟吴彦祖拍了合照,谁敢信啊”。

品观君估摸着她把我当成什么小明星了,长得帅烦恼真不少。现在回想起来,她的脸挺白的,长得也挺漂亮。可惜的是,品观君在梦里忘了问她名字和电话号码了。话说吴彦祖是谁?

品观君被人认成了明星,明星也可能会犯糊涂,搞错别人的“身份”。近日,女明星佘诗曼就闹出了微博晒SK-II神仙水却艾特资生堂的笑话,显然没有考虑到宝洁的心情。当然,这也不能完全怪佘诗曼同学,比如不能理解这一个笑话笑点所在的人应该不在少数。

不得不承认,有许多化妆品品牌的确让人容易搞错其东家,为了不让亲们再闹出笑话,品观君特来给大家扒一扒那些易被“指鹿为马”的品牌,妈妈再也不担心我出错啦。

【易被误认母公司】

SK-II:属于资生堂的日本品牌?

为什么有人会以为SK-II是资生堂家的呢?这大概与SK-II的诞生地有关。

1980年,SK-II诞生于日本,是日本皮肤专家运用了尖端科技的护肤品品牌,而资生堂又是家日本公司,大家觉得日本的品牌属于日本的公司,似乎也情有可原。

22.jpg

然而实际是,SK-II是美国宝洁公司旗下针对亚洲女性所生产的化妆品。一个诞生于日本的品牌却属于一家美国公司,说来也挺有意思。

上个世纪90年代之前,SK-II还是日本当地一个规模不大的化妆品品牌,因竞争不过日本化妆品巨头资生堂和花王,在上个世纪80年代末被美国蜜丝佛陀(Max Factor)公司收购。1991年,蜜丝佛陀被宝洁公司收购,所以从1991年开始,SK-II就是宝洁公司的一员了,不过SK-II仍在日本进行生产。

美体小铺:是LG生活健康的?

美体小铺(THE BODY SHOP),是1976年在英国成立的面部肌肤及身体护理产品零售商。2006年,美体小铺加入了欧莱雅公司,欧莱雅为美体小铺品牌设立了一个单独的部门,那个部门的名字就叫美体小铺,可见欧莱雅公司对它的重视程度。

但是有不少人却容易将美体小铺认成LG生活健康的品牌,这个错误,其实真不能怪谁。要知道,LG生活健康旗下有个牌子叫菲诗小铺(THE FACE SHOP),无论从中文名还是英文名,菲诗小铺都和美体小铺十分相像,这导致人们经常会混淆这两个品牌。

44.jpg

更加重要的缘由是,菲诗小铺已经进入了中国,但美体小铺却还没有。总的来说,美体小铺在全球范围内影响力比菲诗小铺大得多,但它的产品以不使用动物测试出名,而中国市场仍要求化妆品通过动物测试,这导致美体小铺被拒绝在中国门外。

中国人都不认识,还怎么分得清是谁家的嘛!

羽西:被哪个公司收购了?

1992 年,华裔名人靳羽西女士创建了定位中高端的羽西品牌,在外资品牌还没有大举入侵中国化妆品市场时,羽西曾在高端市场大放异彩。

然而好景不长,1996年,羽西被法国科蒂收购,这一“外嫁”便是命运改写的开始,随着国外品牌大量涌入,羽西逐渐陷入低谷。

2004年,因研发困局,羽西品牌被科蒂转卖给了欧莱雅公司,归入大众化妆品部门。此后两年,羽西业绩不见起色,2006年1月,又被划入欧莱雅高档化妆品部门。谁曾想到,曾经风光一时的羽西会在定位市场上跌了跟头,也希望找准定位后其能重获辉煌。

所以,其实羽西的东家也是一个曲折的问题,不管你误以为它是一个国产品牌,还是误以为它是不久前说要买宝洁40多个品牌的科蒂的子品牌,都情有可原。名是中国名,身是法国身,管它咧,好用就行!

中华:已被租赁

中华牙膏相信大家再熟悉不过,这个名字听起来极具民族气息的品牌创立于1954年。早在2006年,中华品牌的销售额已达10亿元,而这一数字还在逐年递增,一时风光无限。至今我们在超市还能经常看到中华牙膏的身影,因而会觉得这个品牌一直在身边,从未离开过。

殊不知它有条腿已踏上了外资公司的船——联合利华公司。联合利华在中国曾推出一个洁诺牙膏品牌,后来拿不下中国市场,所以就找到了中华,市面上的中华牙膏,都是联合利华生产的。

所以你就认为联合利华是外资品牌,也不全对;但你说它是个纯国产品牌,好像又不对;说它是合资,还是不对。

1994年,联合利华向上海白猫股份有限公司租了中华品牌,取得中华牙膏经营权,租赁时间为50年。为此联合利华需每年给白猫集团一定的经营费用,但品牌所有权还是归白猫集团所有。

这个关系就像品观君租了一套房子在里面做菜自己吃一样,我将房租交给房东,其他的事房东就管不着了。那么问题来了,联合利华为何不直接将中华牙膏收购了呢?

答案是,它倒是想,也尝试过收购,不过失败了。要知道中华牙膏是白猫集团旗下的主要产品,如果失去了中华的所有权,白猫集团就会沦为十足的空壳公司。另一方面,中华牙膏是现行中国排名靠前牙膏品牌之一,如果将其卖了,中国的牙膏产业就真正落入了外资的手里,这样的收购政府不会批准。

娇韵诗:傲娇的娇韵诗不属于LVMH

娇韵诗,法国品牌,高端,包装简约,在丝芙兰店内经常摆在LVMH旗下品牌的旁边,这些法国公司的行事风格如此相似,让人以为这个娇韵诗就是丝芙兰母公司LVMH集团的子品牌。

11.jpg

实际上,落花有情,流水无意,LVMH曾经倒是想过要收购娇韵诗。2008年,全球股市动荡,有传言说娇韵诗要被某家公司趁机收购,娇韵诗家族却花了240亿元人民币把公司股票全部收回来,并退出了资本市场。

这表现的是这样一层意思:劳资不卖!劳资是独立的!所以,你知道娇韵诗是哪个公司的了吗?

6月品观网中插广告-HOLA.png

【易被误认国籍】

欧舒丹:是日本品牌?

在大家还在脑海中苦思欧舒丹是哪家的小主的时候,或是在欧莱雅和雅诗兰黛集团间徘徊的时候,品观君很负责任地告诉亲们,欧舒丹不是谁家的品牌,它属于它自己……

欧舒丹是一家主营个人护理及家居产品的国际零售企业,其主要生产基地位于法国马诺斯克(Manosque)。2010年5月7日,欧舒丹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主板挂牌上市,成为首家在港上市的法国企业,而且也是当前全球少数几个没有被大化妆品集团并购的独立品牌。

33.jpg

欧舒丹一直都以日本市场的销售额最高,而且它真正的发展是从日本兴起再返校欧洲的。所以不少关注这件事情的人会以为它是个日本品牌,但欧舒丹的纯正法国血统是个事实。

法国身、日本心的植村秀

与欧舒丹不一样,在日本创立的植村秀品牌其实现在已经不属于日本,国籍是法国。名字听起来好像日本品牌,但它改变国籍是跟收购有关的。

“植村秀”(ShuUemura)品牌名称源于其创始人,日本首位男性化妆师植村秀。1976年,公司刚成立时还不叫植村秀,名为JMShu Cosmetics Inc,1983年才更名为Shu UemuraCosmetic Inc,正式成为全日本第一个以个人名字为品牌名称的彩妆品牌。

2002年,植村秀被欧莱雅集团相中并收购,成为欧莱雅旗下第一个日系品牌。从那天起,植村秀就成为了法国品牌。

植村秀投入欧莱雅的怀抱可谓一举两得。凭借欧莱雅在市场调研和营销网络上的优势,植村秀进一步巩固了其在日本已颇具影响力的市场地位,更可将品牌推广至全球范围。而欧莱雅也能借此机会推进集团在日本乃至亚洲市场的发展,同时更加强其在高档化妆品方面的市场占有率。

值得提出的是,虽然被欧莱雅公司收购,但是植村秀被保留了原产地,包装上的“made in Japan”也是会引起误会的。

森田药妆:茉莉哒(森田日文发音)不是日本货

森田是常见的日本姓氏,因而但凡看到森田二字人们便会联想到日本,不过森田药妆虽名称偏日系却是个地道的台湾品牌。其母公司——台湾森田药妆有限公司的前身为森田百货行,成立于1934年,总部位于中国台湾彰化市。

森田药妆之所以会被误认为日本品牌,大概还与其早期进口日本商品、代理日本品牌以及与日本合资成立日本研发中心有关。另外,森田药妆产品虽是由台湾森田药妆有限公司制造出品,但却由日商森田东京商事有限会社技术监制,所以怎么着也与日本脱不了干系。

1466592910179887.jpg

说起森田药妆,最火爆的要数森田药妆面膜了,曾获得台湾地区2011年开架面膜类产品销售第一名,森田公司也因此在台湾化妆品界获得面膜专家美誉。如今,森田药妆系列在全国各大知名卖场、商超与药妆店均能买到,深受众美眉亲睐。

大宝:不再是“国民”闺蜜

“大宝明天见!”“大宝啊,天天见!”,还记得这句曾经家喻户晓的广告词么?

然而如今看电视几乎再也听不到这句熟悉的话语了,这是为什么?这个诞生于上世纪80年代的护肤品品牌不再是国有品牌,已于2008年被强生(中国)投资有限公司以23亿元高价收入囊中。

据悉,大宝品牌的东家原是北京大宝化妆品有限公司,成立于1999年。尽管已被强生公司收购,但由于大宝“国民闺蜜”的品牌形象早已深入人心,尤其是它平价和男女老少都适用等特点让人们至今还以为这个品牌仍是国有品牌,殊不知它早已嫁为人妻,改了姓。

这种被收购的品牌还让人以为它是国产,大概是因为大宝没有改名叫Dabao New York吧。

东洋之花:因像日本货吃过苦头

我们知道汉语中东洋指代日本,再加上东洋之花的品牌LOGO里采用了日语中的“の”来代替“之”,导致这个品牌乍一听就很像日本货,然而事实是这是个土生土长的中国品牌,不过的确与日本有些联系。

成立于1992年的东洋之花,是一家专注于生产护肤类化妆品的公司,与多家国内外权威机构保持密切的合作,其中不乏美、日等国专家。因使用过日本的研究技术,东洋之花这个名字很日系的品牌与日本的关系就更说不清了。

而在东洋之花刚成立的十多年里,其整体品牌风格也趋日本化,更加让人以为这是个日本品牌。因此在“抵制日货”风波中,东洋之花一度因被当成日货而元气大伤。为了扭转这一误会带来的损失,2013年,东洋之花回归经典国货路线,先是整改品牌LOGO,其后又在产品概念和外包装层面“去日本化”,为的就是要与日本撇开关系,看来也是吃尽了“像日本”的苦头。

看来,这是这里唯一一个因为被认错东家或国籍而感到苦恼的品牌了。

以上这些容易被弄错东家的化妆品品牌大多是因为多次被不同公司收购,或因品牌名和其他品牌相像,而容易让人混淆其真实东家或国籍。

【版权提示】本文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品观网/品观APP立场。如需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如对本站其他内容有授权需求,请联系meiti@pinguan.com。
相关新闻
资生堂能再造一个CPB吗?
登顶抗老“珠峰”!资生堂发布专利抗老成分“新肌酮”
资生堂今年上半年卖了249亿
资生堂中国CEO今日首秀!
资生堂战略生变
去首页
回顶部 发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