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黑头管他叫爸爸」「3D黑头收割机 」这些头衔不是凭空而来,看似很普通的柏翠丝去黑头套盒,却连续多年蝉联永旺连锁系统化妆品类目销冠;2019年1月开设天猫旗舰店,全年稳居淘宝T区护理类目第一。
强势领跑线上、线下T区护理市场的柏翠丝,是品牌多年来对这一细分品类专注与精耕的结果。
近两年,在中国化妆品产业正经历着格局重构的背景下,已成立13年的柏翠丝,对渠道变革的理解尤其敏锐且深刻。“虽然目前柏翠丝已在线上渠道获得了一定的声量和口碑,但线下渠道一直是品牌无法忽视的必争地。”
今年9月,柏翠丝入驻BOOM!FRESH!,是该品牌二度进军线下。这意味着,柏翠丝再次向线下渠道发起全面的进攻,将布局扩张线下门店的版图。
在线上渠道“一夜成名”,核心产品去年销售量达300万套
对于已穿越13年历史发展周期的柏翠丝来说,2018年是品牌的重要转折点。
作为专注T区护理的国货品牌,柏翠丝在商超渠道精心耕作十年后,2018年9月,入驻淘宝。“上线”首月,柏翠丝一跃成为淘宝T区护理品牌榜第六名;同年11月,品牌便冲进了前三甲。
可以说,柏翠丝在电商渠道几乎是“一夜成名”。这一方面离不开品牌在线下渠道的积淀,拥有一众具有品牌忠诚度的原始粉丝;另一方面产品会“说话”。
2018年9月,柏翠丝成立研究院,拥有国际标准配置研发实验中心,聚集了数位国内外皮肤护理研发专家,将产品进行迭代升级。2018年11月,柏翠丝明星产品去黑头小绿瓶套盒,全网销售量达40万套,淘宝超100+ 网红店铺上架该款产品,月销量均超1000+套。其中,头部店铺月销量均超6000+套。2019年全年共销售超300万套。
但在品牌负责人眼中,消费者的一句“柏翠丝真的好棒!”远胜过销量。“其实业绩并不是柏翠丝关注的重点,我们只是一直深耕毛孔护理这个领域,根据消费者的需求,不断迭代和进步,力求研发出消费者喜爱的专业的毛孔护理产品。”
互联网品牌基因赋能线下门店引流
“归根结底,产品有效才会被选择。”品牌负责人表示,柏翠丝要做的不仅是让大家看到黑头减少、毛孔隐匿的效果,更是深层的养护肌肤,解决根本问题。
与线下渠道中的同类产品相比,柏翠丝品牌无论在颜值、品质、还有营销推广上,拥有独特的品牌调性和更强的互联网品牌基因,这一定程度上可以帮助门店实现品类的差异化竞争。
目前,柏翠丝已然掌握了线上渠道的品牌打法,对年轻消费群体的喜好和市场需求了然于胸,而这正是CS门店最为渴望的流量群体。“线上品牌理解年轻消费者的购物需求,懂得从多个维度去满足消费者需求,因此,柏翠丝不仅可以为门店提供高品质的产品,也能为店家导入流量。”
当柏翠丝已经在线上积累了一定用户声量的时候,此次回归线下,柏翠丝在专注产品研发的同时,也愿意在市场一线聆听消费者的想法,“毕竟用户才是品牌发展的忠实受众。只有做成‘员工喜爱、用户喜爱、合作伙伴喜爱’的三喜爱产品,这才算真正实现了柏翠丝的品牌价值。”
而在线下渠道,面对国际大牌和一众新锐品牌的围困,柏翠丝信心依旧不减。“对于品牌来说,只要产品过硬,愿意花费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去雕刻产品、精准营销、找到受众,‘被看见’不过是早晚的事。”
接下来,柏翠丝将会启动新的战略部署,投放更多的资金和资源,深耕去黑头系列产品的升级优化,强化“柏翠丝=去黑头”的品牌心智,同时推出针对解决毛孔问题的系列护肤产品,线上做好内容和推广,线下做好体验和服务,努力将柏翠丝打造成中国乃至全世界毛孔护理最专业的品牌。
以深圳+广州为支点,开启“流量+口碑”传播模式
“无论是线上还是线下,柏翠丝都只有一个目标,做T区护理品类的第一品牌。”柏翠丝方面表示,这既是柏翠丝过去13年的目标,也是品牌未来持续不变的核心所在。
此次布局线下渠道,柏翠丝采用“明星单品+人气爆品+新款产品“的三维布局,以深圳+广州为主要支撑点,通过小步快跑的方式,辐射布局周边城市。“只有在慢且稳的节奏中不断前行,才会实现质的突破。”
近年来,国产品牌表现越发抢眼,部分品牌保持着可喜的增长势头。但不得不承认的是,线上渠道的运营成本逐渐攀升,销售收入增速放缓,但这些品牌并未停止寻找新的突破口,线下渠道同样成为他们的重要流量入口。
柏翠丝除了依托BOOM!FRESH!强势宣告以口碑国货之姿再次打响线下CS渠道攻坚战,同时也是通过BOOM!FRESH!店内已有的直播设施和网红资源,进行了一场品牌宣传和口碑裂变的深度直播。另外,柏翠丝还在现场邀请了多位KOL来见证和推广此次合作,结合双方的网红基因和流量,BOOM!FRESH!和柏翠丝已然开启了一个“流量+口碑”的次方传播模式。
一直期望与消费者拉近距离、产生共鸣的柏翠丝,为了提升线下渠道年轻消费者对品牌的了解和信任,其将利用“销售引导+权威背书+实例对比”的金三角论证方式,快速打开消费者的品牌认知。
“进攻CS渠道的意义在于细分市场,更精准的找到需要我们的顾客,这样才能更直接的接触他们。在第一线了解他们的需求,得到他们对于产品的评价,以此作为我们产品调整的方向,这种与顾客形成的互动沟通机制,是我们希望得到的。”